8月15日上午,实践队来到了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的延安革命纪念馆,进入纪念馆广场映入眼帘就是广场正中巍然耸立的毛泽东青铜像。
缓缓向前,入馆台阶分为三台,隐喻共产党在延安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阶段,纪念馆正门上方有郭沫若题写的“延安革命纪念馆”金黄色馆名。
接下来,实践队走进纪念馆,重温这段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领导人民排除万难、创造辉煌奇迹的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延安精神,感受波澜壮阔的十三年延安岁月,触摸革命圣地跳动的这颗“红色心脏”。
展览中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增强了展品的动态效果,观展中不仅可以看到了许多未曾了解过的历史知识和人物,更深入了解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伟大历史进程。
革命文物是红色文化的实物遗存,是帮助我们回顾党的百年历史,增强对党的情感认同的重要物质依托,是讲好革命故事,传承革命精神至关重要的载体。
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写的校训石刻“实事求是”,周恩来从苏联带回的“三用”深褐色皮大衣,林伯渠奖给女劳动英雄黑玉祥的“纺织起家”奖状……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无论是中共领袖、高级将领还是普通士兵、农民劳模,他们身上都闪耀着延安精神的璀璨光芒。
无论是革命遗址的维修保护,还是革命文物的征集、保护、管理和运用,都是在赓续精神根脉,传承红色基因,守护精神家园。”茆梅芳告诉记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延安革命纪念馆正在用实际行动学习好、研究好、宣传好、践行好延安精神。
穿过历史的烟尘,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赓续传承,这颗跳动的“红色心脏”,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