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学生法律思维,拓展学生法治视野,11月6日晚上,公安学院《西部警苑》编辑部在天平楼B座B203举行了第五期书影沙龙活动,本次活动由《西部警苑》编辑部实习编辑王小亚主持,《西部警苑》编辑部成员参加。
本次活动通过集体观看电影《第二十条》,并就电影情节和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探讨交流,使同学们深入了解正当防卫的法律界限与适用范围,并从新的角度把握司法公正与人性关怀之间的平衡,让学生在法学专业学习中能将法律原理更科学地应用于实践。
观影前,王小亚首先抛出问题:“同学们在生活中是否听到过正当防卫、校园霸凌、暴力讨薪等词项?”充分调动现场观影人员的热情后,王小亚引出了电影——《第二十条》,并向大家简要介绍了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及其事迹,以便参会人员更好地代入剧情。
观影至电影过半,王小亚围绕矛盾点向参会人员们提出四个问题:如何准确判断防卫行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如何平衡法律的严格执行与人性的关怀?在校园霸凌事件中,涉事学生、学校及家长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我们应该如何建立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机制?同学们根据问题展开激烈讨论,现场气氛活跃。
宋欣颐认为防卫过当的存在警示公民在面对不法侵害时应采取合理的防卫方式,它提醒人们在行使防卫权时要考虑到行为的限度,避免因一时冲动或过度反应而造成不必要的严重后果。这有助于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和理性行为方式,也有助于使防卫过当的概念灵活地适应各种不同的场景。
马贤亮提出身为法律人,我们不应该做事后诸葛亮,对于平衡法律严格执行与人性关怀的问题,他解释道,在法律裁决中,不仅要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严格性,也要宣扬法律的人文精神,多置身于案件涉及人员的视角体会问题,做有温度的法律人。
苏煜航针对霸凌事件中涉事学生、学校及家长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做出了分析,涉事学生可分为霸凌者与被霸凌者,相关部门应及时制止霸凌的行为,并依法惩处霸凌者,同时保护被霸凌者的隐私,鼓励被霸凌者站出来;学校及家长应监控并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必要时可追究监护人的民事责任。
石子希表述了他的设想,学校应当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制定明确的校规校纪并严格执行;家庭应注重品德教育,关注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变化;社会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必要的心理干预。
观影结束后,同学们依次表达了对于电影的个人感悟,陈培圯向参会人员们详细讲解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司法认定,并以甘肃省泾川县王某民正当防卫不批捕案为例子,帮助同学理解相关知识;王侨向参会人员们扩展了法律判决对社会舆论和公众情绪的影响,号召同学们应做有责任心、有温度的法律人。
第五期书影沙龙活动虽已在同学们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但那“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铮铮誓言,却不断提醒着新时代的法律人坚守本心。在新法治社会下成长的青年一代有责任、有能力追寻真理,希望同学们可以将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案件侦察中、把公正的原则刻入案件的裁决里,正如青年诗云:谁逐云波九万里?我开天籁第一声!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下一篇:资助点亮人生|不忘来路,方能致远